基本情況
王旭,1981年生,獨立在《中國社會科學》、《中國法學》、《法學研究》、《求是》等期刊發表論文四十余篇,出版專著兩部。在《人民日報》、《光明日報》、《法制日報》等發表評論四十余篇。獲得“第三屆中國法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”、“第三屆董必武青年法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”、三次分別獲得(第六、七、八屆)中國法學會憲法學優秀青年成果獎一等、二等獎、第九屆薛暮橋價格研究獎等部級獎勵多項。入選首批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支持計劃。獨立主持中組部、教育部、司法部、中國法學會、北京市社科基金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等各項課題二十余項。參與《食品安全法》、《農產品質量安全法》、《檔案法》修改;國務院《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》修改、《北京市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規劃(2014-2020))起草等工作。
主要成果
(一)著作類
《憲法實施原理:解釋與商談》,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(專著)
《行政法解釋學研究:基礎理論、實踐技術與中國問題》,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(專著)
《行政訴訟法精解》,中國民主與法制出版社2014年版,副主編
《2013年中國十大憲法事例評析》,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,副主編
《2014年中國十大憲法事例評析》,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,副主編
(二)論文類 (均為獨著)
《公民參與行政的風險及法律規制》,載《中國社會科學》2016年第6期
《憲法上的尊嚴理論及其體系化》,載《法學研究》2016年第1期,《人大報刊復印資料 .憲法與行政法學》2016年第4期全文轉載
《勞動、政治承認與國家倫理》,載《中國法學》2010年第3期
《自然資源國家所有權的憲法規制功能》,載《中國法學》2013年第6期
《“法治中國”命題的理論邏輯及其展開》,載《中國法學》2016年第1期
《憲法凝聚共識》,載《求是》雜志2014年第24期
另在《中外法學》、《清華法學》、《政法論壇》、《環球法律評論》、《比較法研究》等期刊獨立發表論文四十余篇。在《人民日報》、《光明日報》、《法制日報》、《法制晚報》、《人民法院報》發表專欄文章、評論四十余篇。
科研獎勵等
(一)科研、教學類
第三屆中國法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(2015)
第三屆“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”三等獎(2015)
中組部黨建重點調研課題二等獎(2016)
2015年度北京高校青年教師社會調研成果獎二等獎(2015)
中國憲法學會第九屆中青年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(2016)
中國法學會第八屆憲法學中青年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(2014)
中國法學會第七屆中青年憲法學者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(2012)
中國法學會第六屆中青年憲法學者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(一等獎空缺,2010)
第六屆薛暮橋價格研究獎(中國價格協會,2014)
2013年度中國十大影響力法學理論研究成果獎(檢察日報社等評選,2014)
入選首批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支持計劃(2013)
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科研成果優秀獎(2010)
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第二屆“學術新人”獎(2004)
中國政法大學第一屆“學術十星”獎(第一名,2003)
(二)社會服務類
中國人民大學工會積極分子(2014)
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班主任(2013)
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班主任(2012)
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班主任(2015)
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學生工作優秀獎(2016)
學術、社會兼職
中國憲法學研究會理事、中國人民大學法治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、最高人民法院國家責任研究基地秘書長、最高人民法院訴訟服務咨詢監督專家、北京市人民政府依法行政規劃咨詢小組成員、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法律顧問、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行政復議委員會委員、《人民日報》社評論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、北京市法學會食品藥品法學研究會理事、北京市法學會教育法學研究會理事、中國人民大學法律顧問、中國人民大學食品安全治理協同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、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、中國人民大學海關與外匯法律研究所秘書長、許崇德憲法學發展基金副秘書長、中國政法大學公法與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等。
主要項目
主持中共中央組織部黨建重點調研課題(2015),結項
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資助項目(2011),結項
主持司法部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青年項目(2012),結項
主持中國法學會后期資助部級課題(2015),結項
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項目(2015),在研
主持中國博士后基金二等資助項目(2008),結項
主持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支持計劃項目(2013),結項
主持國家發改委行政收費立法課題(2012),結項
主持農業部《農產品質量安全法》修改課題(2015),結項
主持中國人民大學科研基金重大項目(2015),在研 |